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偶戲大師班 - [劇場人聯合推薦]




我第一次看到Chris的戲是在2007紐約的一個偶戲節,他用精簡的旁白、光影、舞蹈、音樂 及原質性物件的操弄,來闡述人類與大自然的複雜關係。當這些有機的元素互動轉移時,故事裡的人、事、實、地、物也跟著變化,形成一個獨特的劇場語言。透過這個語言,觀眾可以有足夠的線索來跟隨他的哲學行走,但是又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自我想像。Errin當時也是表演者之一,她是紐約著名的偶戲藝術家,也是個優秀的偶戲教師。

很高興這次超親密小戲節可以邀請這對夫妻檔來教授研習,希望學員可以透過他們兼具偶學、美學、哲學與教育學家的眼睛,來共同解讀物件劇場的語言,培養出對周遭自然與人造元素的敏感度,同時透過編導的過程,用各自的方式呈現獨創的故事。
──鄭淑芸 (雙重影像實驗工作室  創辦人)


偶與物件,絕對是台灣當代演員們進修的一大主題,在這裡我們將從文字的文本走出進入到身體與物件交織的空間文本中,我們練習的不再是傳統的敘事,而是用身體與物件來寫詩,在這裡我們可以回到童年的遊戲裡面,將想像力重新釋放出來,回到更單純而詩意的身體中。
── 魏雋展 (三缺一劇團藝術總監)

詩意才是層次與境界
的確,這個年代,要再來談「偶」,約莫只能用「凡物皆偶」、「無物不偶」的概念,才有辦法涵蓋這裡頭所蘊藏的萬千氣象了。不過,從「物」到「偶」,這中間的過程勢必得經過藝術的轉化,要讓「物」賦有生命、韻律、節奏、呼吸、質感、溫度、色彩、個性、情感、能量……,不能只是「機械地操作」,而是要「詩意地操作」,機械只是方法與技術,詩意才是層次與境界,那才是藝術創作的終極靈魂!這次飛人集社特別邀請偶戲藝術家Christopher Green以及Erin Orr主持「人間物──物件的語言」偶戲大師班,令人值得期待,該工作坊的內容側重物件的個性與情緒、物件語言的修辭與表達、故事的敘事與非敘事、偶的表演與詮釋,密集而凝練的工作坊,最能激發學習者的潛能,的確不容有心人錯過!
── 于善祿(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講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