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0月12日至21日
地點:永康區、民生社區、仁愛圓環
策展製作人:石佩玉
主辦:飛人集社劇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超親密小戲節」標榜走路看戲、看戲走路,所以我先說走路的部分。
今年所選定的三個區域,分別是永康區、民生社區、仁愛圓環。說實在的,若非每年的小戲節帶著我去到這些不同區域的非正式表演空間,我不單只是對這些空間很陌生,有時甚至連所選定的區域都不見得熟悉,即使平常可能有機會經過,但通常也只是走大馬路,而略過了巷弄,但台北都市的建築與空間特色,卻經常藏匿在這些小巷弄之間。
季節與天氣也很重要,石佩玉說:「用了四季裡的冬天、春天、夏天,來準備這個秋天的相聚。」今年十月中旬(10/12-20)這十天,天氣真是棒到不行,秋高氣爽,陽光與秋風都怡人,我還特別保留了一個下午場給仁愛圓環,提早約一個小時抵達,坐在巷弄間的社區公園,享受那閒適的午後時光,陽光透過翠綠的樹葉,灑在身上,靜靜地聽著看著社區小朋友在玩耍,重新感受那遺忘好久的緩慢生活步調,既平凡也奢侈。
尤其是民生社區,除了1990年代初期,曾有一段短暫期間,有一座「民心劇場」,我曾經到那裡看過王小棣、蔡明亮、王琄、李小平等人的劇場作品,像《房間裡的衣櫃》、《武惡》等,後來劇場沒了,也就不常到那個社區去了,因為敦化北路以東、忠孝東路以北,到松山機場為界,這塊區域(也就是所謂的民生社區)長期以來並沒有公共的藝文表演場地,我又沒有什麼朋友住在該處,自然而然,民生社區並不在我的動線與活動範圍內。
相對而言,永康區和仁愛圓環平日較常在此間走動,不管是看戲、逛書店、讀書會等;雖然演出空間我不見得去過,但因為對這兩個區域並不陌生,反倒是讓我對某些空間有新的發現,未來也可以進入到我的文化地圖視域之中,更增加我對該二區的熟悉感。
就演出空間的溝通協調而言,可以看得出製作團隊要花很多的心力,去與場地業主溝通,也要與表演團隊及藝術家們緊密聯繫,設計、製作、技術執行到行政統籌,這一切的一切,都看得到製作的用心與貼心,像是演出地圖、資訊、辨識系統、負責帶隊與空間解說的領隊培訓等,這應該也是三屆小戲節以來,很值得人稱道的細節特色。累積到今年,已經可以舉辦文件展了,同時也規劃拍攝了紀錄片,只是我在民生社區的「日光大道富錦廚坊」觀賞由美國雙重影像實驗工作室的《偶然二部曲:費德利可‧加爾西亞‧羅卡》時,才發現文件展辦在這裡的牆面上,我之前可能因為沒有注意到相關訊息,導致我並沒有太多時間仔細欣賞這些文件展品,它們基本上是這幾屆小戲節的相關企劃內容文件、年度工作時程表、部份作品的設計草圖、形象T恤、海報、DM等,沒有仔細看,所以可能有許多東西記錯了、看漏了。
這次我所遇到的三個領隊,都顯得年輕、生澀、稚嫩,對於各區的歷史文化發展以及空間紋理特色,看得出來都是臨時抱佛腳的,有的甚至將演出作品的藝術特色及景點介紹,整理成一些筆記小抄,這些其實都無可厚非,畢竟讓這些年輕人透過這些導覽背景資料的學習,也是讓他們更認識這座城市的方法之一。要擔任好一個區域的導覽員其實不容易,不只行前得接受一些課程的訓練,自己對於該區域所延伸出去的文史背景知識,也要多做功課,觸類旁通,不能只仰賴網路蒐集來的資料,還要自己多體驗、多觀察,有時可能還要接受隊伍中觀眾的提問。其次就是解說的口氣與應對的態度,畢竟走路和看戲是一整個包含在整套行程裡頭的,少數有經驗的導覽員,會加上自己的個人經驗和語言特色,和觀眾打成一片,有些則是怯生生的,或照本宣科,和觀眾稍有距離。總之,既要某種程度地搏感情,又要適切地介紹區域文史紋理,的確不太容易。
小戲節舉辦三屆以來,已經開展出了幾個固定的形象符號,比如「CLOSE TO YOU」與「超親密小戲節」的標準字體、橘色的整體色調、貼紙或徽章、散策地圖、大批的前台志工、三個國外節目、六個國內節目等等;每屆小戲節辦下來,所能夠服務的觀眾人次最多一千人,算起來其實成本不低,回收利潤的空間可能不大,不過至少三年下來,已經做出了很好的口碑,票房也表現亮麗。
九個節目我依序看的是:
區域
|
場地
|
節目名稱
|
創作者
|
永康區
|
咖啡小自由
|
許向豪、黃煒翔
| |
永康區
|
東家畫廊
|
白
|
魏雋展
|
永康區
|
雅埠咖啡
|
黃色的O
|
泰國:徘徊月光與無盡旅程劇團
|
民生社區
|
日光大道富錦廚坊
|
偶然二部曲:費德利可‧加爾西亞‧羅卡
|
美國:雙重影像實驗工作室(鄭淑芸、瑪戈特‧菲茨西蒙斯)
|
民生社區
|
6636創意生活空間
|
24hr營業
|
薛美華、柯德峰
|
民生社區
|
邀月酒坊
|
醉後的晚餐
|
林人中
|
仁愛圓環
|
Abby Rose Learning Studio
|
麵包以後
|
曾彥婷、陳佳慧
|
仁愛圓環
|
日升月鴻畫廊
|
愛麗絲的茶會
|
以色列:黎歐菈‧懷茲、丹尼斯‧索伯洛夫
|
仁愛圓環
|
新畫廊
|
我有名字
|
羅斌、伍珊珊
|
依照規劃,這些節目的篇幅約莫為二十分鐘,要在這樣的時間裡頭,讓觀眾有感覺,並且留下印象,要嘛就是故事說得有趣、好聽,要不就是表現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境或氛圍。由於這次小戲節,佩玉還安排了一組工作人員,做整體活動的影像紀錄,我在民生社區三個節目都看完之後,有被訪問到這三屆小戲節下來,我還印象深刻的有哪些作品,說真的,在被問到的當下,馬上要點出前兩屆有什麼作品印象深刻的,不太容易,想了一下,還是說出了鄭嘉音及梁夢涵的《肌構》,以及王榆鈞她們(榆鈞和誰,我忘了)利用一架破舊鋼琴,做出了許多聲音的表演。
話說回來,這屆九個作品,兼顧內容和形式,我比較喜歡魏雋展的《白》、鄭淑芸與Margot Fitzsimmons的《偶然二部曲:費德利可‧加爾西亞‧羅卡》,以及林人中的《醉後的晚餐》。
魏雋展的《白》主要是他和一張折皺了的大紙(幾張紙黏貼起來的)的互動,大紙看似一位父親的形象,時而呵護備至,時而高大籠罩,感覺表演者就在父親的羽翼底下成長、掙扎與衝突,到了最後,則是成熟後的和解,或者相互諒解與包容。簡單的設計,再加上燈光與黃思農的音樂,整個作品小而精美。
鄭淑芸與Margot Fitzsimmons的《偶然二部曲:費德利可‧加爾西亞‧羅卡》,從作品名稱就可以直接看得出來,她們要呈現的是西班牙劇作家羅卡的故事,兩個人用了許多光影的技巧,以及小巧的偶與道具,快速瀏覽了羅卡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羅卡的戲劇人生,的確能夠勾起觀眾想要進一步瞭解羅卡的念頭,畢竟在台灣,除非你是西班牙語系背景的,會知道羅卡的重要性之外,稍微有點戲劇知識基礎的人,頂多只知道他有部劇作叫《血婚》(因為淡江驚聲小綠本系列就有這個中譯本),像我在看完回家之後,立刻就找了一些羅卡的資料來閱讀,以補足自己長期以來,缺漏的一塊歐洲戲劇史拼圖。
林人中的《醉後的晚餐》,整個作品的意念相當的清楚而完整,基本上結合了觀念藝術與行為藝術,從酒、酒神、祭典、基督教、耶穌、瑪丹娜、女神卡卡等意象或符號,做為創作理念聯想,並將扮演與肉身直陳等概念也涵蓋在整個表演結構當中,戲而不謔,在這屆的小戲節裡頭,算是我的首選。
全文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233459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